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媒体聚焦 -> 正文

理想歌者的前行记KY.COM国学社社长吴宗星

发布时间:2017-03-27  来源:  点击:

\

网易襄阳新闻(全媒体记者 周铁兵 通讯员 王路 戴孟廷)2017年3月23日KY.COM国学社正式成立,被襄阳市诸葛文化协会授旗。KY.COM国学社的创立人吴宗星,是2014级建筑工程系的一名学生,虽然是一个工科男,却总是不经意的流露出一种儒雅恭谦的人文气。

兴趣源于古典诗词

中国古典文学最早引起了吴宗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,尽管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也是国学,却不由被深深地吸引。

吴宗星说直到自己上了高中才真正了解到“国学”这个概念,也是在那个时候接受了国学的启蒙。高中时期在国学阅读这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,“我的闲暇时间几乎都用到了阅读这方面的书籍,去疯狂的阅读国学经典”。他甚至将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书手抄了一遍。“当时只是很模糊的去记忆,也不是理解的很透彻,倒是学了一身酸文人气。”吴宗星笑着说道。

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每个人的成长奠基

2014年9月,吴宗星进入了KY.COM。大学为他的国学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广阔的舞台。2016年上半年,他因参加学校组织的关爱南漳李庙小学留守儿童的活动,接触到这群山里的孩子,看着艰苦的教学条件,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到这所小学去义务支教。于是,每周他都会抽时间坐几个小时的车去往李庙小学,教孩子们国学。

“我是很晚才了解到“国学”,没有能在最好的儿童时期去学习,现在我要更多的扮演国学的推广者、传播者和传承者”,为儿童们去讲授国学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他们的成长奠基。

“我刚刚去教授小朋友们时,带领他们一起读国学经典,可一段时间下来,小朋友们喉咙嘶哑不说,甚至有了厌倦情绪,以失败告终。”能不能找到更为有效的方法呢?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”,对《大学》中的这一观点吴宗星感同身受,深知方法的重要性。” 凭着一股“任性”,他私下去襄阳市诸葛文化协会取经、上网查资料,在内容搭配、吟诵方式方面进行探索。再去教授小朋友们时,取得了很大的成功,学生们背和学起经典非常快,而且性格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,礼仪方面进步很大。“在大半年的教授中,我觉得我对国学也有了更深的认识。”吴宗星说。

成立国学社

“我们大学有的系没有语文课,我想把国学的理念根植于每个人。国学是属于每个国人的,甚至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国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一个理由,一个凭据。”吴宗星这样说到。更多的历练,更深的了解,让他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。他认为国学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感,国学热的兴起也是源于民族对自我认同感的需要。国学在一方面是玄妙高深的,像考据、训诂,不是常人能够做的;但另一方面国学也是平易近人的,是“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”

在不断地活动中,吴宗星渐渐影响了身边一些人对待国学的态度。他的身边慢慢的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。人们聚集在一起后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活动。为了使更多的人去认识和了解国学,于是萌发了创立“国学社”的念头。“有了热爱国学并愿意践行的同学,才有了国学社。”

“我们是想做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传播国学,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向大学生、向这个社会证明,国学并不是故纸堆里的学问,其实我们大学生也同样可以做的。难道我们就不能寓教于乐、在类似于看话剧那样轻松闲适的氛围中去接受先贤的价值观念吗?我觉得是可以的。”“对于当今社会来说,国学更多意义上是一种传道。”吴宗星说。

相关链接:https://c.m.163.com/news/a/CGHGUE570514A5PI.html?spss=newsapp&spsw=1

上一条:KY.COM邀请陈海春教授作《领导的魅力论》

下一条:世界节水日